俄罗斯于2013年出台相关规定,自2014年起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同时引进购买,这对于过去从不使用电子教材的俄罗斯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变。据俄罗斯最大的新闻报《导报》称,俄罗斯的电信公司进行了电子教材的招标,拼写公司以“请给我5分”平台中标,将在2014年大力推广电子教材。未来,学生们可以从该平台下载到自己想要的电子教材和其它的辅导电子书。
中国教育部门目前虽然没有出台相关的电子教材政策,不过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在推行电子化进程,援引自《中国经济网》相关报道称四川省南充市从今年九月起将试点“电子书包”,建设“未来教室”数字教学项目。届时试点学校取代书包的将是一个个pad大小的电脑本,功能将集成互动演示、资料整理、电子教材、试卷问答等功能。教育行业消息人士称:“未来十年,电子教材将逐步代替传统纸质教材,行业内的教材出版社也将逐步从纸质教材过度到电子教材”,这也预示着传统纸质教材终有一天会诀别历史舞台。
纸质教材从出现发展到现代,在历史舞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如刘禹锡的诗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旧事物总是会被新事物所取代,据不完全统计,仅木材,消耗数目就有1000万棵之多,如果制成成品书那消耗的资源更是难以估计。再加上生产纸质教材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而用来承载电子教材载体的电子设备像平板电脑、手机等,在生产过程中其实也会有环境污染的产生。但是我们要意识到的是,那就是电子设备目前还没有相关产品可以取代,而纸质教材完全可以用电子教材所取代,所以,实际上这个取代过程就是单方面的节省了纸张原料和生产纸张所带来的污染。
电子教材既然这么好那为何仍旧没有在中国的教育业形成普及?就新事物来说,出现的同时一定会伴随着抨击和质疑,从电子教材的出现开始,人们就开始质疑它,其实不排除这些质疑的论点是正确的,但是凡事我们都会去看是否利大于弊,这样才能衡量是否要长时间的接受新事物。没有普及的另外一个重要点是,过去电子设备造价高昂,成本是纸质教材的几倍,这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难以负担。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造价正在逐渐走低,从目前看来,纸质教材的成本已经远远超过了电子教材。如果是单纯的学校单方面配备这些电子设备的话,那学生在购买教材方面的支出完全可以减免。电子设备的衍生功能又可以对教学起到更好的辅助作用。那么普及电子教材就肯定是势在必行。
纸质教材就如同一位“垂暮老人”,年华不多,终究会朝着人生最后一站走去。不过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今后仍旧是无可替代的存在。